识辩的拼音,识辩的意思 ,怎么读

识辩基本信息

  • shí biàn  
  • 識辯

识辩的基本意思

识别辨认。辩﹐通'辨'。

识辩的详细意思

识别辨认。辩,通“辨 ”。

明 唐顺之 《公移》:“合行各该州县每厂务要择选能干官一员,严督里老执事人役留心识辩,以防奸伪,不得踈虞。”

「识」与「辩」分别出自扬雄〔法言〕一书〔寡见〕篇中的两段文字。一段是:「好尽其心于圣人之道者,君子也。人亦有好尽其心矣,未必圣人之道也。多闻见而识乎正道者,至识也;多闻见而识乎邪道者,迷识也。」另一段是:「或问五经有辩乎?曰,惟五经为辩,说天者莫辩乎易,说事者莫辩乎书,说体者莫辩乎礼,说志者莫辩乎诗,说理者莫辩乎春秋,舍斯,辩亦小矣。」就前段文字看,「识」是认识或知道,有「至识」和「迷识」之分;至识是真知,而迷识则是假知。多看多听而体认到真理的便是真知;同样多看多听却获得邪说歪理的则是假知。扬雄之意,在指当时的人,只注重后世学者之言,不知先哲所说的真理,好假而不知真,所以没有至识。就后一段文字而言,「辩」就是「明辨」的意思。要想明辨天地人事一切的理,非依赖五经不可;易辩天地,书辩政事,礼辩人间百事,诗辩心志,春秋辩正理。唯有通过五经的学习,一个人方能达到真正知道宇宙和人文的真理,才是「至识」之境。「辩」须依靠经,经是正道,真理在其中,而「识」又须识正道才能算「至识」,因此「识」与「辩」是密不可分的。

识辩成语接龙

识辩 辩口利舌 舌剑唇枪 枪声刀影 影只形单 单鹄寡凫 凫鹤从方 方以类聚 聚讼纷然 然糠自照 照猫画虎 虎跳龙拿 拿粗挟细 细枝末节 节用爱人 人浮于事 事无巨细 细致入微 微为繁富 富室豪家 家生孩儿 儿童之见 见几而作

>>了解更多识辩的成语接龙

识辩 相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