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昭公七年》:'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杜预注:'襄三十年,郑人杀伯有,言其鬼至。'后因以'相惊伯有'形容自相惊扰。
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
伯有:春秋时郑国大夫良霄的字,相传他死后鬼魂作祟。形容无缘无故自相惊扰。
《左传·昭公七年》:“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
>>了解更多相惊伯有的成语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