鷩衣的拼音,鷩衣的意思 ,怎么读

鷩衣基本信息

  • bì yī  
  • 鷩衣

鷩衣的基本意思

古代帝王享先公及飨射所用之服。亦为侯伯命服。以鷩等七章为画饰,故称。其制始于周,后世因之。北周皇后受献茧时亦服此衣,唐代为二品官服,宋以后废。

鷩衣的详细意思

古代帝王享先公及飨射所用之服。亦为侯伯命服。以鷩等七章为画饰,故称。其制始于 周 ,后世因之。

北周 皇后受献茧时亦服此衣, 唐 代为二品官服, 宋 以后废。《隋书·礼仪志六》:“﹝ 后周 ﹞皇后衣十二等……祭羣小祀,受献茧,则服鷩衣。” 清 凤韶 《凤氏经说·终南》:“侯伯七章者,曰鷩衣。衣画华虫、火,宗彝,裳绣藻、粉米、黼、黻。鷩,雉也,即华虫。七章之衣始华虫,故曰鷩衣。”参见“ 鷩冕 ”。

鷩衣成语接龙

鷩衣 衣紫腰黄 黄天焦日 日渐式微 微风徐徐 徐徐上升 升堂拜母 母以子贵 贵壮贱弱 弱不禁风 风卷残云 云交雨合 合作共赢 赢金一经 经邦纬国 国而忘家 家败人亡 亡可奈何 何郎傅粉 粉白黛緑 緑林大盗 盗嫂受金 金风玉露

>>了解更多鷩衣的成语接龙

鷩衣 相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