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政司的拼音,通政司的意思 ,怎么读

通政司基本信息

  • tōng zhèng sī   
  • 通政司

通政司的基本意思

明清时收受﹑检查内外奏章和申诉文书的中央机构。其长官为通政使。

通政司的详细意思

明 清 时收受、检查内外奏章和申诉文书的中央机构。其长官为通政使。

《明史·职官志二》:“通政使掌受内外章疏敷奏封驳之事。”《明史·职官志二》:“通政使司。通政使一人,左、右通政各一人,誊黄右通政一人。”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拜坛》:“ 寧南侯 左良玉 有本章一道,封投通政司;这是内阁揭帖,送来过目。”《儒林外史》第七回:“二位官府封了五钱银子,又写了一封荐书,荐在那新升通政司 范大人 家。”亦省称“ 通政 ”。 康有为 等《上皇帝第二书》:“通政准百僚奏事,以开言路。” 郑观应 《盛世危言·汰冗》:“其京官则太常、光禄、鸿臚可统於礼部,大理可併於刑部,太僕可併於兵部,通政可併於察院,其餘额外冗官皆可裁汰。”

职官名。明、清时置,掌内外章疏,臣民密封申诉之事。

《儒林外史.第三五回》:「便把教养的事,细细做了十策。又写了一道『恳求恩赐还山』的本,从通政司送了进去。」也称为「银台」。

通政司成语接龙

通政司 司空眼惯 惯性思维 维民所止 止渴思梅 梅开二度 度长絜大 大发谬论 论今说古 古调不弹 弹冠相庆 庆吊不通 通宵达旦 旦夕之危 危机意识 识明智审 审己度人 人世沧桑 桑田碧海 海楛石烂 烂醉如泥 泥古违今 今昔之感

>>了解更多通政司的成语接龙

通政司 相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