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的拼音,金刚的意思 ,怎么读

金刚基本信息

  • jīn gāng  
  • 金剛

金刚的基本意思

[ jīn gāng ]

(名)佛教称佛的侍从力士,因手持金刚杵(古印度兵器)而得名。

金刚的详细意思

金刚 [jīn gāng]
  1. 金刚石。因其极坚利,佛家视为希世之宝。

    《大藏法数》卷四一:“梵语跋折罗,华言金刚。此寳出於金中,色如紫英,百鍊不销,至坚至利,可以切玉,世所希有,故名为寳。”《太平御览》卷八一三引 晋 郭□ 《玄中记》:“金刚出 天竺 大秦国 ,一名削玉刀,削玉如铁刀削木,大者长尺许,小者如稻米。” 南朝 梁 沉约 《谢齐竟陵王示<华严><璎珞>启》:“法身与金刚齐固,常住与至理俱存。”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缚喝国》:“伽蓝北有窣堵波,高二百餘尺,金刚泥涂,众寳厕饰。” 季羡林 等校注:“梵文Vajra,音译跋折罗,即金刚石。佛教之金刚常喻坚贞不坏。”

  2. 引申喻如来之智慧。

    唐 一行 《<大日经>疏》卷十二:“金刚喻如来之秘密慧也。金刚无有法能破坏之者,而能破坏万物,此智慧亦尔。”

  3. 金刚力士。执金刚杵的佛的侍从力士。

    宋 元照 《行宗记》卷二上:“金刚者,即侍从力士,手持金刚杵,因以为名。”

  4. 指寺院山门内所塑的天王像。

    《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三门楼下素(塑)金刚,院院教画丹青像。” 清 侯方域 《重修白云寺碑记》:“三年乃创大殿,建立三佛像,与夫金刚、罗汉、 韦驮 、伽蓝之属。” 清 李渔 《奈何天·误相》:“纔进得古刹迴廊,参了 韦驮 、謁了金刚。” 巴金 《爝火集·忆个旧》:“其实 李鑫 并不是身长丈二的金刚,然而他的人格放射出万丈光芒。”

  5. 见“金刚杵 ”。

  6.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称。

    明 徐渭 《大苏所书<金刚经>石刻》:“《金刚》、《楞伽》二经,并 达磨 首举以付学人者,而 文忠 并两书之。”

  7. 指五行中金的刚劲之气。

    《晋书·地理志上》:“ 梁 者,言西方金刚之气强梁,故因名焉。”

  8. 方言。指某些昆虫(如苍蝇)的蛹。

含有金刚的成语

金刚怒目 金刚努目 金刚眼睛 金刚石婚 立地金刚 金刚虎王 金刚揭谛 丈二金刚 护法金刚 金刚封锁 金刚密迹 金刚力士 四执金刚

金刚成语接龙

金刚 刚柔相济 济世安邦 邦家之光 光车骏马 马迟枚疾 疾言厉色 色艺无双 双足重茧 茧丝牛毛 毛发之功 功行圆满 满纸空言 言之凿凿 凿坏而遁 遁迹空门 门可罗雀 雀喧鸠聚 聚众滋事 事倍功半 半筹莫展 展翅飞翔 翔鸾舞凤

>>了解更多金刚的成语接龙

金刚的近义词

精钢 无敌 金铁

金刚 相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