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符号的拼音,注音符号的意思 ,怎么读

注音符号基本信息

  • zhù yīn fú hào    
  • 注音符號

注音符号的基本意思

汉语注音符号(Chinese zhuyin),简称注音符号,又称注音字母,是为汉语汉字注音而设定的符号。

注音符号的详细意思

注音符号原共39个,排列照“三十六字母”顺序以“ㄍㄎ”开头,1920年改订顺序,增加一个“ㄜ”共计达40个。注音初期以读音统一会所定字音为准,故有“ㄪ(万)v、ㄫ(兀)ng、ㄬ(广)gn”三个符号,后改以北京音为准,“ㄪ(万)、ㄫ(兀)、ㄬ(广)”只作注方言之用,仍使用的有37个(声母21个,韵母16个)。 1930年中华民国政府将注音字母改称为“注音符号”,正式的称呼是“国语注音符号第一式”。相对于拼音来说,注音符号有时简称注音。在中国台湾地区,小学生在学会汉字书写之前,会先学习注音符号作为中文字的替代写法。在生活实用上,注音符号也用在标注生字的拼音,也是普遍的打字输入法。

注音符号成语接龙

注音符号 号寒啼饥 饥寒交切 切理会心 心不在焉 焉得虎子 子孙后代 代拆代行 行师动众 众人拾柴火焰高 高等植物 物以稀为贵 贵在知心 心浮气盛 盛衰荣辱 辱国殄民 民富国强 强为欢笑 笑口颜开 开花结实 实属不易 易地而处 处变不惊

>>了解更多注音符号的成语接龙

注音符号 相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