嘏辞的拼音,嘏辞的意思 ,怎么读

嘏辞基本信息

  • gǔ cí  
  • 嘏辭

嘏辞的基本意思

古代祭祀时,执事人

为受祭者

致福于主人之辞。

泛指祝福或祝寿之辞。

嘏辞的详细意思

古代祭祀时,执事人(祝)为受祭者(尸)致福于主人之辞。

《仪礼·少牢馈食礼》“尸执以命祝” 汉 郑玄 注:“命祝以嘏辞。” 贾公彦 疏:“谓命祝使出嘏辞以嘏於主人。”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辨·嘏辞》:“按嘏者,祝为尸致福於主人之辞,《记》所谓‘嘏以慈告’者是也,辞见《仪礼》。”

泛指祝福或祝寿之辞。

清 冯桂芬 《明徵士刘孝惠先生像题辞》:“乙酉七月,先生七十寿,同社及诸弟子所为嘏辞於后,并徵诸文士赋诗纪其事。” 舒群 《少年chén女》:“我忽然想起儿时的记忆,所谓‘一元复始’和‘天增岁月人增寿’的‘嘏辞’之类横批和对联。”

嘏辞成语接龙

嘏辞 辞严意正 正经八百 百废俱兴 兴亡继绝 绝其本根 根蟠节错 错落高下 下阪走丸 丸泥封关 关门放狗 狗猪不食其余 余音未散 散带衡门 门不夜关 关怀备至 至关重要 要言不烦 烦文缛礼 礼仪之邦 邦家之光 光复旧京 京兆画眉

>>了解更多嘏辞的成语接龙

嘏辞 相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