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着的龙。比喻隐居待时的贤者。
指灶神。
阴阳家的禁忌日之一。
潜伏着的龙。比喻隐居待时的贤者。
宋 朱熹 《斋居感兴》诗之六:“伏龙一奋跃,凤雏亦飞翔。”参见“ 伏龙凤雏 ”。
指灶神。
宋 洪迈 《容斋四笔·伏龙肝》:“伏龙在,不可移作。所谓伏龙者,灶之神也。”
阴阳家的禁忌日之一。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今阴阳家禁忌,可谓极密。一月之中,有月忌、龙禁、杨公忌……咸池、伏龙。”
喻不得志之杰也。
潜龙、卧龙。朱熹〈斋居感兴诗〉:「伏龙一奋跃,凤雏亦飞翔。」
《容斋四笔·伏龙肝》:「又列作竈忌日曰:『伏龙在,不可移作,所谓伏龙者竈之,神也。』。」]
@@@@@竈神。
《容斋四笔·伏龙肝》:「又列作竈忌日曰:『伏龙在,不可移作,所谓伏龙者竈之,神也。』。」
《读史方舆纪要·浙江·宁波府·定海县》:「伏龙山,县西北八十里,首尾跨东西两海门,状如卧龙。一名箬山。」]
@@@@@山名。在浙江省镇海县西北。一名箬山。
《读史方舆纪要·浙江·宁波府·定海县》:「伏龙山,县西北八十里,首尾跨东西两海门,状如卧龙。一名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