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贡的拼音,拔贡的意思 ,怎么读

拔贡基本信息

  • bá gòng  
  • 拔貢

拔贡的基本意思

一种清代选拔人才的制度。清制,初定六年一次, 乾隆七年改为每十二年(即逢酉岁)一次,由各省学政选拔文行兼优的生员,贡入京师,称为拔贡生,简称拔贡。同时,经朝考合格,入选者一等任七品京官,二等任知县,三等任教职;更下者罢归,谓之废贡。参阅 清 福格 《听雨丛谈》卷五、《清史稿·选举志一》。

拔贡的详细意思

科举制度中选拔贡入国子监的生员的一种。

清 制,初定六年一次, 乾隆 七年改为每十二年(即逢酉岁)一次,由各省学政选拔文行兼优的生员,贡入京师,称为拔贡生,简称拔贡。同时,经朝考合格,入选者一等任七品京官,二等任知县,三等任教职;更下者罢归,谓之废贡。参阅 清 福格 《听雨丛谈》卷五、《清史稿·选举志一》。

拔贡成语接龙

拔贡 贡禹弹冠 冠山戴粒 粒米束薪 薪火相传 传闻异辞 辞微旨远 远近驰名 名缰利索 索然无味 味如鸡肋

>>了解更多拔贡的成语接龙

拔贡 相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