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合的拼音,伏合的意思 ,怎么读

伏合基本信息

  • fú hé  
  • 伏閤

伏合的基本意思

指朝臣俯伏合下向天子奏事。

伏合的详细意思

据《新五代史·李琪传》载,唐 朝 大明宫 中的 紫宸殿 称閤,是天子于朔望日接见群臣的便殿(一说为前殿,见 宋 王溥 《唐会要·大明宫》)。后因以“伏閤”指朝臣俯伏閤下向天子奏事。

《旧唐书·崔仁师传》:“会有伏閤上诉者, 仁师 不奏, 太宗 以 仁师 罔上,遂配 龚州 。” 宋 无名氏 《儒林公议》卷上:“时 孔道辅 为御史中丞, 范仲淹 居諫职,知不可以偏言夺,乃相举牵臺諫合入,伏閤拜疏。”

伏合门。

《唐书·高铢传》:「文宗得李训,骤拜侍讲学士,铢率谏官,伏合言,训素行憸邪,不可任。」

伏合成语接龙

伏合 合二为一 一成不易 易如反掌 掌上观纹 纹丝没动 动地惊天 天机云锦 锦囊玉轴 轴轳千里 里通外国 国步艰难 难得可贵 贵在知心 心惊胆战 战战业业 业峻鸿绩 绩学之士 士死知己 己所不欲 欲出又止 止于至善 善善从长

>>了解更多伏合的成语接龙

伏合 相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