掊克的拼音,掊克的意思 ,怎么读

掊克基本信息

  • póu kè  
  • 掊剋

掊克的基本意思

以苛税聚敛财物。

掊克的详细意思

亦作“掊剋 ”。亦作“掊刻 ”。聚敛;搜括。亦指搜括民财之人。一说,自大而好胜人。

《诗·大雅·荡》:“曾是彊御,曾是掊克。” 毛 传:“掊克,自伐而好胜人也。” 朱熹 集传:“掊克,聚敛之臣也。”《汉书·叙传下》:“曾是强圉,掊克为雄,报虐以威,殃亦凶终。” 晋 葛洪 《<抱朴子>外篇自序》:“愡恫官府之閒,以窥掊尅之益,内以夸妻妾,外以钓名位。” 唐 白居易 《论刑法之弊》:“掊刻之心,无文之弊,不生於刀笔之下矣。”《新唐书·韩滉传》:“ 德宗 立,恶 滉 掊刻,徙太常卿。” 宋 王安石 《兼并》诗:“俗吏不知方,掊克乃为材。”《元典章·兵部一·军官》:“似此掊尅非止一端,渐将军户侵损。”《明史·彭时传》:“光禄寺採办,各城门抽分,掊剋不堪。” 章炳麟 《訄书·消极》:“近岁掊克之尽,赂鬻之彰,誃馆之侈,蚩贱所发愤也。”

掊克成语接龙

掊克 克己慎行 行动坐卧 卧不安枕 枕戈待旦 旦夕祸福 福禄双全 全神灌注 注玄尚白 白发红颜 颜精柳骨 骨肉之恩 恩重如山 山栖谷隐 隐若敌国 国破家亡 亡国败家 家至人说 说千道万 万苦千辛 辛壬癸甲 甲坚兵利 利国利民

>>了解更多掊克的成语接龙

掊克 相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