讹诈作奸者的钱财。
亦作“拿囮头 ”。讹诈、勒索作奸者的钱财等。
明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嵇山会馆唐大士像》:“居间曰擸縴,指称曰太岁,勒胁曰拿讹头。”《儒林外史》第四一回:“ 杜少卿 同 武书 听了一听,纔晓得是人来买綉香囊,地方上几个喇子想来拿囮头,却无实迹,倒被他駡了一场。”亦省作“ 拿讹 ”。《醒世姻缘传》第七十回:“把儿子 骆有莪 补了校尉,跟了人缉捕拿讹,也赚了许多横财,置房买地。”参见“ 拏讹头 ”。
以他人隐私敲诈财物。
《醒世姻缘传.第八零回》:「这不是借银子,这是来拿讹头,耍诈几两银子的意思。」也作「拿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