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匦使的拼音,理匦使的意思 ,怎么读

理匦使基本信息

  • lǐ guǐ shǐ   
  • 理匭使

理匦使的基本意思

唐代于垂拱二年(一说垂拱元年)始于庙堂置匦(意见箱),收纳臣下意见书,以申天下之冤滞,达万人之情状。由御史中丞﹑侍御史﹑中书舍人等人为理匦使,负责处理其事。

理匦使的详细意思

唐 代于 垂拱 二年(一说 垂拱 元年)始于庙堂置匦(意见箱),收纳臣下意见书,以申天下之冤滞,达万人之情状。由御史中丞、侍御史、中书舍人等人为理匦使,负责处理其事。

《新唐书·百官志二》:“﹝ 武后 垂拱 二年﹞以諫议大夫、补闕、拾遗一人充使,知匭事;御史中丞、侍御史一人,为理匭使…… 宝应 元年,命中书门下择正直清白官一人知匭,以给事中、中书舍人为理匭使。 建中 二年,以御史中丞为理匭使,諫议大夫一人为知匭使。”参见“ 匭院 ”。

理匦使成语接龙

理匦使 使心用腹 腹热心煎 煎胶续弦 弦外之意 意乱心慌 慌慌张张 张灯结采 采薪之患 患难之交 交臂历指 指南打北 北辕适粤 粤犬吠雪 雪案萤灯 灯蛾扑火 火尽薪传 传檄可定 定于一尊 尊师重道 道边苦李 李下不整冠 冠冕堂皇

>>了解更多理匦使的成语接龙

理匦使 相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