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匦使的拼音,理匦使的意思 ,怎么读

理匦使基本信息

  • lǐ guǐ shǐ   
  • 理匭使

理匦使的基本意思

唐代于垂拱二年(一说垂拱元年)始于庙堂置匦(意见箱),收纳臣下意见书,以申天下之冤滞,达万人之情状。由御史中丞﹑侍御史﹑中书舍人等人为理匦使,负责处理其事。

理匦使的详细意思

唐 代于 垂拱 二年(一说 垂拱 元年)始于庙堂置匦(意见箱),收纳臣下意见书,以申天下之冤滞,达万人之情状。由御史中丞、侍御史、中书舍人等人为理匦使,负责处理其事。

《新唐书·百官志二》:“﹝ 武后 垂拱 二年﹞以諫议大夫、补闕、拾遗一人充使,知匭事;御史中丞、侍御史一人,为理匭使…… 宝应 元年,命中书门下择正直清白官一人知匭,以给事中、中书舍人为理匭使。 建中 二年,以御史中丞为理匭使,諫议大夫一人为知匭使。”参见“ 匭院 ”。

理匦使成语接龙

理匦使 使心用幸 幸不辱命 命世之才 才高意广 广种薄收 收入囊中 中立不倚 倚马可待 待答不理 理想主义 义胆忠肝 肝心涂地 地老天荒 荒淫无道 道义之交 交能易作 作福作威 威胁利诱 诱掖后进 进俯退俯 俯仰之间 间不容息

>>了解更多理匦使的成语接龙

理匦使 相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