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四果的拼音,大乘四果的意思 ,怎么读

大乘四果基本信息

  • dà chéng sì guǒ    
  • 大乘四果

大乘四果的基本意思

【大乘四果】 [出大乘庄严经论] 大乘者。谓通教中菩萨。于当教中对声闻缘觉小乘。故得称为大乘也。四果者。本是声闻所证果位。今菩萨历于十地修行证果。亦有浅深始终不同。

大乘四果的详细意思

大乘四果】 [出大乘庄严经论] 大乘者。谓通教中菩萨。于当教中对声闻缘觉小乘。故得称为大乘也。四果者。本是声闻所证果位。今菩萨历于十地修行证果。亦有浅深始终不同。故借小乘四果之位以区别之。是名大乘四果。(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一初地生如来家是须陀洹果梵语须陀洹。华言入流。又云预流。谓菩萨入初干慧地时。断惑证理。即是证佛所证。故云生如来家。因借声闻初果以区别之。故云是须陀洹果。二八地得授记是斯陀含果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谓菩萨于第八辟支佛地中。蒙佛授记而得作佛。因借声闻第二果以区别之。故云是斯陀含果。(辟支。梵语具云辟支迦罗。华言缘觉。)三十地得受职是阿那含果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谓菩萨于第十佛地中。而得受如来职。犹如别圆二教等觉之位。因借声闻第三果以区别之。故云是阿那含果。四佛地是阿罗汉果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又云无生。佛地即通教中果佛也。菩萨已断见思习气俱尽而得成佛。因借声闻第四果以区别之。故云是阿那含果。四佛地是阿罗汉果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又云无生。佛地即通教中果佛也。菩萨已断见思习气俱尽而得成佛。因借声闻第四果以区别之。故云是阿罗汉果。

大乘四果成语接龙

大乘四果 果刑信赏 赏信罚必 必不得已 已成定局 局地钥天 天怒民怨 怨天忧人 人涉卬否 否终则泰 泰山北斗 斗艶争妍 妍姿艳质 质疑辨惑 惑世盗名 名重一时 时运不齐 齐王舍牛 牛头阿旁 旁若无人 人财两空 空腹便便 便还就孤

>>了解更多大乘四果的成语接龙

大乘四果 相关字